2015年3月,潭门镇所属的琼海市政府宣布,将严格落实国家禁令,禁止采挖、运输、销售砗磲等濒危海洋生物。2016年,海南省媒体舆论从大力推介砗磲产业转向了负面报道与批评。2016年11月30日,海南颁布《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》,规定要求从次年1月1日起,岛内禁止采挖、捕捞、杀害砗磲,禁止出售、购买、利用珊瑚礁、砗磲及其制品。 至此,海南的砗磲贸易走向全面禁止。 从颁布禁令到实施,留给商家的时间仅仅一个月,人们做得更多的是想办法把手里的货卖掉、转手或者运输离岛。时间过去两年,还有许多人把货物存在潭门紧闭大门的仓库里。“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,当初是因为我信佛而砗磲是佛教宝物,才进入这个行业的,那时候政府也是帮忙宣传,哪知道两三年就突然这样了,我不想再违法找门路运货出去,只能把那些砗磲就放在那里,我的身家都在里面了。”曾经的砗磲买家有些迷茫地告诉我们。 我和同伴在广西沿海、广州、海南的海口、三亚、福建沿海多地的走访中,发现依旧有上百家店铺贩卖大量的砗磲及其制品,与潭门紧闭大门的店铺相反,这些地方的店铺敞着大门,公开叫卖非法砗磲。而这些砗磲商贩大多声称砗磲来自潭门,并且能够继续进货。砗磲受到保护以及在海南禁贸一事被当作推销的说辞——“越来越少就越升值”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7年,不到四十年,人的一生也不过到中年,潭门就从一片繁华,只留下提心吊胆的商人、紧张忙碌的管理者、不知所措的买家、令人唏嘘的故事和千疮百孔的大海。
|